首页 » 新闻资讯 » 【肺鼠疫情/肺鼠疫的临床症状】

【肺鼠疫情/肺鼠疫的临床症状】

神灯 2025-02-03 3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人传染鼠疫有什么症状

〖壹〗、鼠疫早期症状 人感染鼠疫菌后短者1天,长者9天,多数3—5天发病,发病时病情急,表现为高热,体温达39—40℃,头晕、头痛、脉搏、呼吸加快,有的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颜面及眼睑发红、心跳加快、烦躁不安,病情在24小时内迅速恶化。

〖贰〗、轻型有不规则低热 全身症状轻微,局部淋巴结肿痛,偶可化脓,无出血现象,多见于流行初、末期或预防接种者。『2』腺型比较多见 常发生于流行初期。急起寒战、高热、头痛、乏力、全身酸痛偶有恶心、呕吐、烦躁不安、皮肤淤斑、出血。

〖叁〗、人感染鼠疫后,一般3~5天发病,有时一天就会发病,病人突然恶寒战栗、发烧、体温达39℃以上;同时出现头昏头痛、呼吸和脉搏加快;很快进入极度虚弱或昏迷状态,面色苍白或潮红,步态蹒跚,孕妇常常流产。腺鼠疫除呈持续性高烧外,大腿根、颈部、腋下等处有肿大明显、疼痛剧烈的肿块。

1910年东北肺鼠疫爆发,导致6万人死亡的大瘟疫,是如何消失的?

在1910年那个寒冷的冬季,一场灾难性的疫情席卷东北,其烈度令人震惊。俄国皮毛商人的不幸死亡在满洲里客栈点燃了这场疫情的导火索,短短六个月内,死亡人数竟高达六万人。

年11月9日,哈尔滨傅家甸地区突然爆发鼠疫,很快就蔓延到在整个哈尔滨,最后危机东北全境。此次鼠疫是鼠疫中最凶残的一种——肺鼠疫,这种大瘟疫持续了6个多月,席卷半个中国,超6万人死亡,那么这场鼠疫到底是因何发生?当时的东北手工业比较发达,貂皮大衣在世界上都有很大的名气,需求量非常巨大。

年11月9日,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,随后一场大瘟疫席卷整个东北,共波及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北京、山东等6个省,其中以黑、吉、辽三省为最重,死亡人数近6万余人,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空前的巨大灾难。

年至1353年,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在欧洲首先集中爆发,仅仅数年的时间就造成全欧洲25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,占到当时全欧洲总人口的约三分之一,鼠疫也正是在这次爆发中得名“黑死病”。

年横扫东北大地的这场鼠疫是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流行性鼠疫,历时6个月,有六万余人在此次疫情中死亡,其中有两百多医务工作者因公殉职。这场鼠疫第一例发生在傅家甸 ,很快在哈尔滨蔓延开来,甚至波及到整个东北地区。

鼠疫的临床表现分为哪些类型?

〖壹〗、腺鼠疫(腺型):这是最常见的类型,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。病死率根据是否并发其他类型鼠疫而有所不同,如并发肺鼠疫或鼠疫败血症,病死率会显著提高。 肺鼠疫(肺型):原发性肺鼠疫的病死率极高,可达70%~100%。由肺鼠疫败血症和腺鼠疫引起的继发性肺鼠疫同样病情严重。

〖贰〗、鼠疫的临床表现多样,主要分为腺鼠疫、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。腺鼠疫潜伏期通常为2-8天,病程急骤,发热、畏寒、全身毒血症症状显著,伴有呕吐、腹泻、出血现象,尤其是淋巴结肿大、红、肿、热、痛,发展迅速,如治疗不及时,易发生化脓、破溃,最终因严重毒血症、休克、败血症或肺炎而死亡。

〖叁〗、鼠疫的临床分型包括腺鼠疫、肺鼠疫、败血症型鼠疫、皮肤鼠疫、脑膜炎型鼠疫、眼鼠疫、扁桃体鼠疫和肠鼠疫等。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,高热、寒战,体温迅速升至39-41℃,呈现稽留热型。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,有时伴有中枢性呕吐、呼吸急促,心跳加快,血压下降。

肺鼠疫情肺鼠疫症状

肺型鼠疫症状 肺型鼠疫是最严重的一型,病死率极高。症状表现为起病急骤,发展迅速,患者会出现全身中毒情况,短时间内会出现剧烈胸痛、咳嗽、咯血等症状。随着病程的进行,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、发钳的症状,如抢救不及时,极有可能会因心力衰竭,出血而死亡。

鼠疫的症状可以有明显的高热,呈稽留热的表现,也就是说体温在30℃以上,并且不会退到正常,患者还会伴随着明显的头痛以及全身淋巴结肿大。在腺鼠疫,全身淋巴结肿大是比较明显的,肿痛也会比较明显。

腺鼠疫(腺型):这是最常见的类型,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。病死率根据是否并发其他类型鼠疫而有所不同,如并发肺鼠疫或鼠疫败血症,病死率会显著提高。 肺鼠疫(肺型):原发性肺鼠疫的病死率极高,可达70%~100%。由肺鼠疫败血症和腺鼠疫引起的继发性肺鼠疫同样病情严重。

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、畏寒、伴恶心呕吐、头痛及四肢痛、颜面潮红、结膜充血、皮肤黏膜出血点等。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、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,且发展迅速,多为单侧,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。

鼠疫的症状传播途径

直接接触传播是指人与感染鼠疫的动物,或者与带菌分泌物和排泄物直接接触引起感染。人们猎取或剥食旱獭,被带有鼠疫病毒的老鼠咬伤是常见的直接接触感染途径之一。

它的传播途径可以分好几种,有可能是动物传染给人的,这种情况一般是由老鼠的身上的鼠蚤传染给人的,是通过叮咬人的皮肤传染。也有可能是通过人接触到了其他人的痰液、脓液或者感染动物的血肉制品,经过了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染给人的。

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鼠蚤叮咬、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。鼠蚤叮咬是主要传播方式,通过这种方式,病原体可从患病动物传播给人,形成“啮齿动物→蚤→人”的传播链。临床表现上,鼠疫分为腺鼠疫、肺鼠疫、脓毒血症型鼠疫等不同分型。

腺鼠疫:是以发烧、淋巴结肿大、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鼠疫;肺鼠疫:主要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播,也可以为腺鼠疫感染后,细菌通过血液进入肺部,引起肺鼠疫。

一)传染源传染源为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,其中褐家鼠和黄胸鼠是主要传染源。野狐、野狼、野猫、野兔、骆驼和羊也可能是传染源。病人是肺型鼠疫的传染源。

疫病详细介绍

综上所述,肺鼠疫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,其主要通过跳蚤传播,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。因此,加强公共卫生措施,提高个人防护意识,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,是预防和控制肺鼠疫的关键。

最新的动物疫病一二三类名单,详细介绍如下:一类疫病: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,对猪的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造成严重损害,病死率高,传播和扩散能力强。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疾病,主要影响有蹄动物,如牛、羊、猪等,病原体传播迅速,易于造成疫情暴发,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。

动物疫病,是指动物传染病、寄生虫病。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,需要采取紧急、严厉的强制预防、控制、扑灭等措施的为一类疫病。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,需要采取严格控制、扑灭等措施,防止扩散的为二类疫病。常见多发、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,需要控制和净化的为三类疫病。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。

瘟疫,又称大流行病,是指大型具有传染力且会造成死亡的流行病,在广大区域或全球多处传染人或其他物种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,大流行病的出现应符合下列条件:一种新病原在人群中出现;病原因感染人,引起严重病况;病原易传染,特别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染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【8疫情/2018疫情】

8月8日北京疫情消息 〖壹〗、月8日,北京市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、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。新增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10例无症状感染...

新闻资讯 2025-02-03 0 0

【药科大学有哪些/药科大学有哪些?】

中国四大药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:作为国家“211工程”成员,这所位于首都的高等学府以中医药学为核心,是全国顶尖的中医药教育与研究...

新闻资讯 2025-02-03 1 0

【疫情复阳/疫情复阳最新消息】

新型冠状病毒治愈复阳是什么意思? 复阳的意思是:指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解除隔离或出院后,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再次出现阳性的情况。“复阳”...

新闻资讯 2025-02-03 3 0

【肺鼠疫情/肺鼠疫的临床症状】

人传染鼠疫有什么症状 〖壹〗、鼠疫早期症状 人感染鼠疫菌后短者1天,长者9天,多数3—5天发病,发病时病情急,表现为高热,体温达3...

新闻资讯 2025-02-03 3 0

发表评论